查看原文
其他

孩子从小坚持这样做,未来的人生会更加丰满······

2016-09-05 央视少儿

  “床前明月光,疑是地上霜;举头望明月,低头思故乡。”这是李白脍炙人口的名篇《静夜思》,相信无论是小伙伴还是各位家长都曾经是无数次地吟诵、背诵这首诗。但是,别小看这首诗,你是否能像下面的小朋友一样,真正吟诵出这首诗的韵味呢?

https://v.qq.com/txp/iframe/player.html?vid=h032657wz9c&width=500&height=375&auto=0

  怎么样,这段由清华附小的同学们带来的古诗吟诵是不是令你耳目一新?清华附小的校长窦桂梅介绍说,对古诗朗读的方式是吟诵,必须要通过他的吟,它的合辙押韵,推敲而成的。小朋友在读古诗文的时候,不是现在读白话文的样子,要平长仄短,依字行腔。把汉语拼音里的四个调变成这样的节奏放里边,也许不像古人那样吟出自己的味道来,但是他能像古人那样慢下来,把一个字抻到一个词的意思,把一个词抻到一句话那么长。所以就把这个词里面的意境,意思所含有的内容就给张开来。于是孩子在静静的回味当中,就能品味到吟里边带给他的味道。

吟诵的要求1平长仄短。其中平声指1、2声,仄声是3、4声。2除入声字外所有行的尾韵拖长。入声字在古代有许多,例如一、七、八、不、月等,必须读得短而快。3依字行腔。吟诵力求把每个字的涵义表达得最清楚,所以与字音最贴近。因此,吟诵调一般也是比较简单的结构,易学易记。

  同样的诗歌,不一样的吟诵,是不是给你带来了不一样的体验?当孩子在年少时,用心地吟诵、记忆一些经典的名篇诗歌,就像在心灵深处播撒下了一粒种子,这粒种子会在未来慢慢地生根、发芽,使孩子在未来受益无穷······

  读诗、背诗真的有这样大的魔力吗?有人曾经这样评价语言、诗歌和音乐关系:语言的尽头是诗歌,而诗歌的尽头是音乐。从小吟诵、背诵诗歌,除了锻炼我们的记忆力之外,还能够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满······


  当你看到下列场景的时候,除了发出“哇塞”、“好美啊”之类的惊叹和拿出手机自拍之外,你还可以用下列诗句来形容······



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



接天莲叶无穷碧

映日荷花别样红



晚来天欲雪



飞流直下三千尺

疑是银河落九天



两岸猿声啼不住

轻舟已过万重山



落霞与孤鹜齐飞,秋水共长天一色


  当然,诗歌不仅仅能够描绘美景,还能够抒发心情。愁的时候,我们的感受是“伫倚危楼风细细”;乐的时候,我们也许又“春风得意马蹄疾”;送别朋友的时候,我们可以来一句“桃花潭水深千尺,不及汪伦送我情”;人生失意的时候,我们可以用“莫愁前路无知己,天下谁人不识君”聊以安慰······



  也许有的爸爸妈妈会问,小孩子适合读诗、背诗吗?家长需要逐字逐句地让他们理解其中的含义吗?小孩子读不懂怎么办?

  记得金庸先生笔下的《倚天屠龙记》里,张无忌离开冰火岛前,谢逊曾逼迫他背下许多武功要诀,理由是“虽然你现在不懂,但先记着,将来总会懂的”。

  没错,对于孩子来讲,小时候,记忆里的声音,对他未来的精神世界有着重要的影响。诗歌,哪怕不明白意思,只是音韵,让他听着学着背着,都比读背些粗鄙词句要好些。诗歌的好处,就是纯净。

  背的那些诗词,像是看不懂的画面,存在心里。一天,遇到了某个风景,某份心情,就忽然明白那首诗,那句词,那幅画。


一个读诗的孩子,当TA长大恋爱的时候,脑海中回荡的是:


“人道海水深,不抵相思半。”

“天不老、情难绝,心似双丝网,中有千千结。”

“一日不见,如三秋兮。”

“白云洒金天心动,扇随君子携风流。”


而不是:


“爱情像糖,甜到忧伤。”

“离开你以后,才发现眼泪有些咸。”

“谁为谁悲伤,谁为谁绝望。”

“为什么,最后受伤的总是我?”



  了解更多中央电视台少儿频道资讯,请长按下方二维码,点“识别图中二维码”,关注“央视少儿”。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